
Making Waves!炫麗鏗鏘的南台灣鋼鐵Rocker魂
高雄市
鹽埕區
文化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執行長李欣芸說,高雄很精彩,來自中南部的音樂正綻放出繽紛色彩與火花,經常可在活動中,可以看到她穿梭參與的身影。(圖片提供/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高雄吹來的風,鏗鏘有力、在地繞響。南臺灣過去一直不是音樂發展的重鎮,如今物換星移,音樂、表演、藝術如繁花盛開,高雄的氛圍似乎在改變……
「高雄很精彩,每天像是看電影一樣,有很多不同劇情與風景。」擔任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執行長的李欣芸說。身為音樂人、也是資深古典與流行音樂的創作者,受邀搬遷南下回到出生地高雄,回到陌生又熟悉的家鄉,所有的相逢,都成了最新鮮的共創。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就位於鹽埕老城區裡,走進自己所出之地,她笑說:「也許是老天給我機會,讓我有另一個機會認識這座城市,這種Long Stay近距離的城市生活與感受,是親近與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
她不諱言一開始頗番掙扎——在音樂人生中沒有任何階段離開過創作;加上個性喜好自由、不愛規範約束,笑而直率地說:「都不喜歡人家管我了,我怎麼還去管別人。」然而,看到高流預算刪減的新聞,以及與朋友相聚時的激勵,該出來奉獻付出的時候。她回想國中老師曾帶學生思考生命:「你想要墓碑上,人家如何紀念你?」如果這樣倒過來想人生,事情開始變得有趣,「我希望人生墓碑上紀念我的方式,是聽過我的某首音樂,知道此地長眠的是一位作曲者。」她對自己的此生立志,從未改變過,也有更深的期許在「音樂教育」這面向,「流行音樂就是年輕人的世界;流行,是沒辦法掌控的,然而年輕人有新的火花創作出來,才有新的活水、新的思維、新的可能。」因而在受邀後的三、四個月,李欣芸終於答應成為南台灣流行音樂中心的領航員。
「高雄很精彩,每天像是看電影一樣,有很多不同劇情與風景。」擔任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執行長的李欣芸說。身為音樂人、也是資深古典與流行音樂的創作者,受邀搬遷南下回到出生地高雄,回到陌生又熟悉的家鄉,所有的相逢,都成了最新鮮的共創。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就位於鹽埕老城區裡,走進自己所出之地,她笑說:「也許是老天給我機會,讓我有另一個機會認識這座城市,這種Long Stay近距離的城市生活與感受,是親近與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
她不諱言一開始頗番掙扎——在音樂人生中沒有任何階段離開過創作;加上個性喜好自由、不愛規範約束,笑而直率地說:「都不喜歡人家管我了,我怎麼還去管別人。」然而,看到高流預算刪減的新聞,以及與朋友相聚時的激勵,該出來奉獻付出的時候。她回想國中老師曾帶學生思考生命:「你想要墓碑上,人家如何紀念你?」如果這樣倒過來想人生,事情開始變得有趣,「我希望人生墓碑上紀念我的方式,是聽過我的某首音樂,知道此地長眠的是一位作曲者。」她對自己的此生立志,從未改變過,也有更深的期許在「音樂教育」這面向,「流行音樂就是年輕人的世界;流行,是沒辦法掌控的,然而年輕人有新的火花創作出來,才有新的活水、新的思維、新的可能。」因而在受邀後的三、四個月,李欣芸終於答應成為南台灣流行音樂中心的領航員。

李欣芸說,高流位於鹽埕、位於港灣畔,是她以前與現在皆最喜歡高雄的區域位置。(圖片提供/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她回到這個熟悉又陌生的鹽埕老城區,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以下簡稱高流)就建立於高雄亞洲新灣區中的港畔,西班牙建築師奇想的海洋世界躍然成為海上一個個獨具個性的建築體:海風廣場、浪音塔、鯨魚堤岸、珊瑚礁群、海豚步道,小海豹在海上輕飄搖曳,帶著些許逗趣,乘著真愛碼頭站與光榮碼頭站,就輕易地走進了南臺灣音樂的場域裡。「剛好中心座落在過去最風華絕代的老城區裡、愛河出海口,旁邊就是高雄電影館。」早期來到高雄的印象僅停留在電影館有場演講,海報上邊細心地標示出所有高雄出生的音樂人介紹,拓上手印、腳印,曾經也只是個過客。直到這兩年落腳於鹽埕,這裡的風景療癒了她在台北所沒有的心境,「鹽埕近西子灣,天空遼闊又親近海,這裡的自然景觀非常吸引我。」有時下班,她會沿著園區巡視一番,「我很開心到高雄的鹽埕,兩年住下來,我還是最喜歡鹽埕。喜歡看雲朵、天空,看到一望無際的遼闊天際線,心胸就好像跟它一樣開闊,白天的煩惱都被海風吹走了。」

高雄的氣候與人文熱情、爆發力十足,這種鋼鐵柔情與鹽埕給人的拆船業印象不謀而合。(攝影/PJ)

因此,李欣芸與團隊特別找了大象體操與鑄劍大師郭常喜一起合拍相形象廣告,呼應這鋼鐵柔情與城市意象。(圖片提供/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對她來說,能在家鄉工作,是一件很幸褔的事情,對在地年輕人更是很好的吸引力,「我很希望高流的出現,讓南台灣的音樂人口集中在高流。」打破過去得離開家鄉、家人,北上打拼的定律,「現在同事們大多高雄子弟,未來我也希望儘可能網羅這裡的人才。」一開始跟南台灣的青年們工作,尚不習慣講話的直率和直接,她笑說這種帶有Rocker直來直往的剛直個性,些許與高雄所在的地域性有關:「就像南部的音樂性格,不喜歡就不喜歡,沒有要跟你妥協。」這般鋼鐵柔情,就像鹽埕裡鋼鐵拆船業給人的感受,硬式、堅韌、不妥協的態度,為了呈現這樣的特性與呼應,高流的形象影片裡,還特別找來了「大象體操」樂團和鑄劍大師郭常喜先生一起合拍形象廣告(https://youtu.be/bGcbhlOjT7w),「打鐵的火光四射加上張凱婷的Bass在那裡敲啊敲,在打擊樂彈奏與火光漸飛的霎那,完全突顯了我們地青年剛烈的Rocker性格啊。」
談起五金街,如今還有70%在營業,過去辦公室與現今蓋好的展館也鄰近五金街,甚至同仁的爺爺以前也參與過拆船業,「我們上、下班都會看到很多工人在打鐵、拆零件,圍著鐵鏈敲敲打打,看到這種景致,每天工作都有被砥礪的感覺 — 要我們有鋼鐵般的意志。」
不管是在創作上,還是在現在高流的起步路上,李欣芸喜歡從零到有的階段,「我常在想,為何我喜歡創作、願意為它赴湯蹈火?」即便生活不一定穩定,卻成為她一輩子想要追求的美感。對她而言,從哼一個旋律,完成主歌、成就一首曲子,「主歌、副歌、Bridge、前奏、尾奏,編曲後歌手唱進來,貝斯、吉他揉捏曲子的形狀,最後變成舞台上的呈現。」她充滿感性地說:「這集結了許多有才華音樂者的靈感努力與時間投入,看似一股傻勁,更是很多人想像力的結合。」當最後成為了一個作品,因此而被喜愛、有聆聽的價值,「它就是永遠,對我來說充滿吸引力,你會像飛蛾撲火一樣地追求它。」
這也就如同高流的草創期,一個新生的嬰兒,自己的任務就是給予他長遠規劃、呈現希望他長的樣子,初期的定調變得特別重要,「草創就跟創作從零到有的過程一樣,太重要了!到底想端出怎樣的菜在台灣音樂場景裡?」從以往教導學生,現在變成公司的領導者,許多事變得更需要建立一對一的關係,讓每一位同仁們發揮最佳的潛力。剛開始,同仁對她來說是陌生的,她開始觀察他們的作息、性格、說話方式、穿著…,「我慢慢可以體會,原來高雄鹽埕Style是怎樣,以此為形塑高流的基底。」
原來,這些年輕人默默工作、狀似冷酷雲淡風輕,但內心可能熱情如火。她對這種團隊合作並不陌生,「這也是音樂教導我的地方,把公司的運作當成交響樂,就會覺得很好玩!」她比喻笑說:「我寫管弦樂都七十個piece、要留意彼此的協調平衡性,這音樂概念放到現在30幾位員工根本不算多。」這段是長號表現、下一段是大提琴Solo…,「誰多一點、少一點、退一點,整體才會發出最美的聲響。」透過不斷前行,高流個性慢慢被形塑建構出來,「高雄很多衝突的個性Mix一起」,顯明的特質讓人感受到南臺灣的音樂熱情與活力,「它不畏懼、爽朗,你看我們的視覺非黑即白,充滿力量!建築看似剛強,但到了夜晚的水畔非常柔情。」這也非常符合她對高雄人的印象,晚上走在鹽埕港邊,微風一吹,月光夜色,非常迷人。
談起五金街,如今還有70%在營業,過去辦公室與現今蓋好的展館也鄰近五金街,甚至同仁的爺爺以前也參與過拆船業,「我們上、下班都會看到很多工人在打鐵、拆零件,圍著鐵鏈敲敲打打,看到這種景致,每天工作都有被砥礪的感覺 — 要我們有鋼鐵般的意志。」
不管是在創作上,還是在現在高流的起步路上,李欣芸喜歡從零到有的階段,「我常在想,為何我喜歡創作、願意為它赴湯蹈火?」即便生活不一定穩定,卻成為她一輩子想要追求的美感。對她而言,從哼一個旋律,完成主歌、成就一首曲子,「主歌、副歌、Bridge、前奏、尾奏,編曲後歌手唱進來,貝斯、吉他揉捏曲子的形狀,最後變成舞台上的呈現。」她充滿感性地說:「這集結了許多有才華音樂者的靈感努力與時間投入,看似一股傻勁,更是很多人想像力的結合。」當最後成為了一個作品,因此而被喜愛、有聆聽的價值,「它就是永遠,對我來說充滿吸引力,你會像飛蛾撲火一樣地追求它。」
這也就如同高流的草創期,一個新生的嬰兒,自己的任務就是給予他長遠規劃、呈現希望他長的樣子,初期的定調變得特別重要,「草創就跟創作從零到有的過程一樣,太重要了!到底想端出怎樣的菜在台灣音樂場景裡?」從以往教導學生,現在變成公司的領導者,許多事變得更需要建立一對一的關係,讓每一位同仁們發揮最佳的潛力。剛開始,同仁對她來說是陌生的,她開始觀察他們的作息、性格、說話方式、穿著…,「我慢慢可以體會,原來高雄鹽埕Style是怎樣,以此為形塑高流的基底。」
原來,這些年輕人默默工作、狀似冷酷雲淡風輕,但內心可能熱情如火。她對這種團隊合作並不陌生,「這也是音樂教導我的地方,把公司的運作當成交響樂,就會覺得很好玩!」她比喻笑說:「我寫管弦樂都七十個piece、要留意彼此的協調平衡性,這音樂概念放到現在30幾位員工根本不算多。」這段是長號表現、下一段是大提琴Solo…,「誰多一點、少一點、退一點,整體才會發出最美的聲響。」透過不斷前行,高流個性慢慢被形塑建構出來,「高雄很多衝突的個性Mix一起」,顯明的特質讓人感受到南臺灣的音樂熱情與活力,「它不畏懼、爽朗,你看我們的視覺非黑即白,充滿力量!建築看似剛強,但到了夜晚的水畔非常柔情。」這也非常符合她對高雄人的印象,晚上走在鹽埕港邊,微風一吹,月光夜色,非常迷人。

跨界看似辛苦,但其實就宛如駕馭樂團樂手之間的協調性,她將音樂的觀念用在高流的團隊管理上,認為只要關注到彼此間的平衡,就能發揮最美的聲響。(圖片/高雄流行音樂中心FB粉絲頁)

音樂培訓教育對李欣芸來說,是最重要的,從國際大師講座、音樂競賽、養成計畫、樂團表演、音樂策展…等,每一個環節都希望帶給南台灣豐富的音樂養分與沃土。(圖片/高雄流行音樂中心FB粉絲頁)
思考南台灣音樂人與樂迷需要什麼,許多音樂活動企劃與人才培訓開始展開,包含:視訊VJ培訓、與大師面對面、燈光培訓計畫,以及週末夜LIVE WAREHOUSE的音樂正準備綻開,七月從在地文化所滋長企劃的「真愛秀・藍寶石大歌廳」、十月底還有「TAKAO ROCK打狗祭」,來自全台的樂迷們也蠢蠢欲動,準備搖手舞動。音樂企劃再搭配鮮明絢麗、強烈生猛的視覺、呈現屬於高雄人的美學,「草綠色配桃紅色,越看越好看,我們敢說別人不敢做的!」希望將高流打造成音樂的樂團,「音樂的『樂』就是快樂的『樂』,Everybody plays here。」象徵著在高低曲線「音檔Waves」中,「Making Waves」引領風潮。

1967年藍寶石大歌廳開幕後不久即聘請知名歌手林沖演唱,如今高流也以此為名,企劃精彩的藍寶石大歌廳流金歲月表演。(資料來源/林沖提供)

今昔呼應,讓當年的歌聲能夠再次觸動不同年齡層的心境。(圖片/高雄流行音樂中心FB粉絲頁)
高雄對她來說非常有潛力,「有別於北部,我認為高雄反而擁有獨特性,它具備衝擊性及潛值,可以衝撞出以往所沒看過的風景。」在近年流行跨界、跨域合作的氛圍下,她更希望將這些豐厚的經驗資源帶到高流來。「音樂與文學結合,就有了詩與詞,如果音樂跟影像合作,就有了MV,那還有沒有更多的跨界合作可能?」她希望將過去的經驗導入,讓同仁們保持開放態度,擁有國際視野。
「流行音樂需要多年耕耘,即使耕耘了,也不一定真能長成,但音樂培訓教育勢在必行。」培育人才是一條漫長的路,播種後也不知哪天會出現一位成熟的創作者,也許哪天冒出一個林強、一個張惠妹、一個周杰倫,「但我們必須要有一片很肥沃的土壤讓他們亂長」,她笑稱自己喜歡做如此熱血的事情,「必須讓音樂深入生活,成為他們的Life Style。」開始研究中南部的流行音樂,才發現原來許多到台北的歌手、樂團,都來自南部。外鄉異地的孩子到台北打拼,個性多了更能吃苦的堅毅意志,特別是有勢必成功的決心,得闖出什麼、才對得起家鄉父老。
「像滅火器剛開始北上沒地方住,就去擠好友們的地板來睡,每個月沒幾千元過日子到現在變成天團。」然而當他們在台北有了基礎時,卻決定返鄉回高雄做音樂。剛好高流成立,他們將最主要的辦公室搬回來、進駐在高流樓上,「主唱大正(楊大正)就曾跟我說,阿姐妳在高雄,我也要回去!」另一個不受形式綑綁、跳脫傳統主唱為主的「大象體操」樂團,顛覆了許多人的想像,「她們是很另類的樂團,Bass Solo彷彿在跟你說話,他們選擇用最直接的音樂去溝通。」還有來自高雄的獨立樂團「淺堤」,台語歌詞裡寫盡了年輕人的迷惘、對家鄉的想念與矛盾心情,「就像是詩歌一樣觸動人心。」
她以在地的觀察角度,感受到南台灣氣候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音樂景緻,了解怎樣的土地造就怎樣的果實與音樂人,「創作從土地而來,你的生活,你寫你所想。就像伍佰來自嘉義,才能寫出台北的樓仔厝(lâu-á-tshù台語)和那些犀利的心境。」離鄉到台北以後的創作作品,寫出了他對生活與環境的觀察。「這就是為何流行音樂這麼吸引我,讓我可以一頭栽進去,只因為裡面創作的真實。」層層疊疊的真實音律,帶給人心撫慰,「它有一種魔力,來自於聽到這誠實的創作人願意敞開心胸告訴別人他生活的暗處。」這些生命旋律,用各種表情敘說著自己的生活,彈奏、共振,與不同生命共鳴。「環繞著他們家的街巷有什麼、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情景。」
「流行音樂需要多年耕耘,即使耕耘了,也不一定真能長成,但音樂培訓教育勢在必行。」培育人才是一條漫長的路,播種後也不知哪天會出現一位成熟的創作者,也許哪天冒出一個林強、一個張惠妹、一個周杰倫,「但我們必須要有一片很肥沃的土壤讓他們亂長」,她笑稱自己喜歡做如此熱血的事情,「必須讓音樂深入生活,成為他們的Life Style。」開始研究中南部的流行音樂,才發現原來許多到台北的歌手、樂團,都來自南部。外鄉異地的孩子到台北打拼,個性多了更能吃苦的堅毅意志,特別是有勢必成功的決心,得闖出什麼、才對得起家鄉父老。
「像滅火器剛開始北上沒地方住,就去擠好友們的地板來睡,每個月沒幾千元過日子到現在變成天團。」然而當他們在台北有了基礎時,卻決定返鄉回高雄做音樂。剛好高流成立,他們將最主要的辦公室搬回來、進駐在高流樓上,「主唱大正(楊大正)就曾跟我說,阿姐妳在高雄,我也要回去!」另一個不受形式綑綁、跳脫傳統主唱為主的「大象體操」樂團,顛覆了許多人的想像,「她們是很另類的樂團,Bass Solo彷彿在跟你說話,他們選擇用最直接的音樂去溝通。」還有來自高雄的獨立樂團「淺堤」,台語歌詞裡寫盡了年輕人的迷惘、對家鄉的想念與矛盾心情,「就像是詩歌一樣觸動人心。」
她以在地的觀察角度,感受到南台灣氣候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音樂景緻,了解怎樣的土地造就怎樣的果實與音樂人,「創作從土地而來,你的生活,你寫你所想。就像伍佰來自嘉義,才能寫出台北的樓仔厝(lâu-á-tshù台語)和那些犀利的心境。」離鄉到台北以後的創作作品,寫出了他對生活與環境的觀察。「這就是為何流行音樂這麼吸引我,讓我可以一頭栽進去,只因為裡面創作的真實。」層層疊疊的真實音律,帶給人心撫慰,「它有一種魔力,來自於聽到這誠實的創作人願意敞開心胸告訴別人他生活的暗處。」這些生命旋律,用各種表情敘說著自己的生活,彈奏、共振,與不同生命共鳴。「環繞著他們家的街巷有什麼、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情景。」

南台灣的氣候,造就了不同台北的風采,那些寫進心坎的情懷,都來自於真實的場域 — 轉角店的甜湯冰品店、廟宇的香火、市場裡的人生百態。(攝影/PJ)

巷口的挫冰小攤子,可能就成了南台灣樂團MV裡的一景,視覺、聲音都傳遞著在地的炎熱氣候。(攝影/PJ)
她舉淺堤樂團一首歌MV為例,畫面拍攝巷口的剉冰小攤子,「這對台北人來說就不是屬於他們生活的場景。」她認為,創作最動人的,就是傳遞生命與觀察,「諾貝爾奬的民謠詩人巴布狄倫(Bob Dylan)在歌詞中寫出了他對生活的觀察,高雄有廟宇、港邊,每天有西子灣大船入港的場景,你的環境會孕育出怎樣的創作,都是息息相關。」不諱言,流行音樂一定要在地,才最重動人。「我們聽Motown的音樂,他是底特律長出來的Art Style,你聽恆春民謠就要聽從恆春起源——月琴陳達、陳英阿嬤『恆春民謠進鄉團』月琴隊最具有恆春調,你會想要聽龐克英倫搖滾,當然是聽曼徹斯特的。」怎樣的在地?就是從那土地長出來的創作,才會是最動人的,傳遞出真實的態度:「You are what you are. 我就站在這裡,有我的缺陷、有我做不到的地方,但也有讓我覺得驕傲的視野。」而她,也是這樣期許高流,成為一個誠實的音樂中心。

對生長在南臺灣的創作者而言,港畔、城市、巷口、市場、廟宇…生活場景,一幕幕都成了創作者們的養分。(圖片提供/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在定居高雄後,認識了很多在地音樂場景,像是唱片行、音樂餐廳…「這些場域的愛樂者用他們虔敬的心情與音樂共處,高流好像有一股凝聚的力量,有一個基地、形成一個社群。」她邀約豬頭皮老師講課、艾比錄唱片行老闆與海邊卡夫卡到高流進駐分店,現在有了動畫公司、唱片公司、音樂咖啡、小酒館、未來還有錄音室……「你做好一張專輯,要找樂手,不用到其他城市去找,樓下手風琴工作室裡喝杯咖啡就可能談成工作案。」有趣的是,除了音樂圈同溫層外,她意外也在鹽埕認識了一群鹽埕在地居民,最後成了知己。
聊回鄉、聊老城、聊音樂、聊在地生活,這些日常都能在有一天,幻化為旋律音符,成為一首首撫慰人心的歌曲。 她說,怎樣的音樂最動人?不管是在音樂創作或是在任何時刻,能夠將自己毫無保留地呈現出來,是最迷人的,那種美的高度,也是她想與高流一起創造的。
聊回鄉、聊老城、聊音樂、聊在地生活,這些日常都能在有一天,幻化為旋律音符,成為一首首撫慰人心的歌曲。 她說,怎樣的音樂最動人?不管是在音樂創作或是在任何時刻,能夠將自己毫無保留地呈現出來,是最迷人的,那種美的高度,也是她想與高流一起創造的。
受訪者|李欣芸
音樂人、現任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在生命歷程中不斷嘗試各種音樂領域,包含:古典音樂、流行音樂、電影配樂等,喜歡挑戰新鮮的事物,希望透過音樂,讓大家感受到高雄工業城也能翻轉成為藝術創作之都。
音樂人、現任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在生命歷程中不斷嘗試各種音樂領域,包含:古典音樂、流行音樂、電影配樂等,喜歡挑戰新鮮的事物,希望透過音樂,讓大家感受到高雄工業城也能翻轉成為藝術創作之都。
撰文者|孫維利
近十年從事生活風格線記者,喜愛自然環境、居家生活,也喜歡熱愛料理及身心療癒的事物。曾擔任《Sense好感雜誌》雜誌副主編、《Shopping Design》雜誌及其他媒體之特約採訪記者,於2017年獨立接案,為紙本及網路社群媒體、品牌做行銷文案及採訪撰文,個性喜歡接觸有趣或有意義的事物。sunwork.11@gmail.com
近十年從事生活風格線記者,喜愛自然環境、居家生活,也喜歡熱愛料理及身心療癒的事物。曾擔任《Sense好感雜誌》雜誌副主編、《Shopping Design》雜誌及其他媒體之特約採訪記者,於2017年獨立接案,為紙本及網路社群媒體、品牌做行銷文案及採訪撰文,個性喜歡接觸有趣或有意義的事物。sunwork.11@gmail.com
《島生誌》 第三輯:高雄鹽埕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島嶼文化共生協會
執行單位|奇幻時光
企劃統籌|邱珮瑗、孫維利
企劃撰文|孫維利
攝 影|PJ Wang
圖片提供|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特別感謝|林沖、偏門研究員KUN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島嶼文化共生協會
執行單位|奇幻時光
企劃統籌|邱珮瑗、孫維利
企劃撰文|孫維利
攝 影|PJ Wang
圖片提供|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特別感謝|林沖、偏門研究員K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