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日市場人生交陪,「剁-剁-剁-」加蚋仔家禽批發女當家 — — 阿妹姐
台北市
萬華區
文化

天光「雞肚」白,環南市場旁的雞肉批發商阿妹姐開啟一日作息。(攝影/ 黃飛霖 )
居於萬華南方的「加蚋仔(Ka-la̍h-á)」,可說是台北市最鮮活、也最生猛的區域,不僅有魚類批發市場、第一果菜批發市場,還有環南家禽批發市場共三大批發市場,光台北市每日就有將近30%的食材,都來自此區,簡直就是台北市民的超級大冰箱。
加蚋仔地區的三大批發市場對台北市而言,就如同日本築地市場或豐洲市場之於東京市的重要性。有別於各處的零售小市場,凌晨時通常是安靜無聲,大批發市場卻是人聲鼎沸,車聲轟隆。除了台北市民,北至宜蘭,南至新竹,都有來自各大市場的小商販、餐廳與軍隊的採買人員到此處批發進貨。
由於批發市場工作的場域特性與時間感,與一般工作落差很大,因此,本篇將以貼身採訪的方式,透過跟隨環南家禽批發市場少見的女當家 — — 阿妹姐忙碌的一天,來帶領大家深入感受加蚋仔地區獨特的「市場人」與「市場氣」!
加蚋仔地區的三大批發市場對台北市而言,就如同日本築地市場或豐洲市場之於東京市的重要性。有別於各處的零售小市場,凌晨時通常是安靜無聲,大批發市場卻是人聲鼎沸,車聲轟隆。除了台北市民,北至宜蘭,南至新竹,都有來自各大市場的小商販、餐廳與軍隊的採買人員到此處批發進貨。
由於批發市場工作的場域特性與時間感,與一般工作落差很大,因此,本篇將以貼身採訪的方式,透過跟隨環南家禽批發市場少見的女當家 — — 阿妹姐忙碌的一天,來帶領大家深入感受加蚋仔地區獨特的「市場人」與「市場氣」!

阿妹姐小時候住在接近台北後火車站鄭州路一帶的家禽販售市場,後來於民國67年搬遷安置於「加蚋仔」的新中央市場,在此設攤販售雞鴨批發。(圖片出處 : 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北市都市計畫分區使用圖1979。)
「剁-剁-剁-」凌晨一點鐘,黯裡透青的夜色中,傳來有節奏的斬剁聲,在萬華加蚋仔環河南路與艋舺大道尾交會的三角窗,被大台北家禽批發圈尊稱為「阿妹姐」的黃燕鳳,正領著工作夥伴展開一天的雞鴨肉分切工作。
手起刀落 遇見環南切雞快手
01:00 AM
當居於下手位置的員工處理完雞腳、雞屁股、雙翅,便將雞身「唰」一聲投擲到阿妹姐身前的籃子內,只見她沿著雞隻的各關節處快速環切、俐落地分剁,不到一分鐘,手起刀落,一隻全雞已根據客人吩咐的需求,一一分切完成。
不論是雞腿去骨、雞腳除爪、雞翅一分三、取雞松阪或是去雞翅骨取下蝴蝶肉……客人的要求百百款,十三歲開始執刀分切雞鴨肉的阿妹姐,四十三年下來,早已練就出神乎其技的刀下功夫。
「有一次我大哥接了一個急件,一口氣得出貨3,800隻雞腿,我告訴廠商五個小時後可以供貨,但對方不相信,硬要到現場來,看了我分切的品質與速度後,才鬆了一口氣,要我慢慢來……」阿妹姐笑著說。
04:30 AM
從凌晨一點至四點半,阿妹姐持續地重複著以下幾個動作:查看來自兩支手機上的訂單訊息、寫估價單、分切雞肉、秤重確認,幾名手下主要負責根據訂單理貨與分裝。四點半左右,已有高達一百多隻被分切好的雞隻,根據客戶需求一一裝袋,攤位前也陸陸續續聚集來取貨的客人。
阿妹姐回憶,會被稱為「阿妹姐」並非因為本名。當年為了家計,只有十三歲的她早早便出了社會工作,而在以男人為主的市場江湖裡,不到155公分的她個頭又顯得特別嬌小,所以總被市場人「阿(ㄚˋ)妹仔——阿妹仔」親切地叫著,叫了四十多年後,「阿妹仔」也就自然升格成了「阿妹姐」了。
颱風來襲的深夜,才小睡三小時的阿妹姐此時已略顯疲懶,但微瞇著眼的她仍站上工作檯,吹著冷風,一邊回答著問題,手上的刀行雲流水地穿梭在雞隻身上,一刻也沒停。相信莊子筆下那位以高技分解全牛而聞名的庖丁,若有幸遇見了能快手解雞的阿妹姐,應該也會惺惺相惜。
11:30 AM
午餐時段前,大量批發購買的客人逐漸少,散客增多,偶有家庭主婦外出買肉,阿妹姐也會加減與客人閒聊私房料理。
「吃雞肉就要吃雞松阪,這塊肉來自雞的頸背肉,每隻雞僅有一條,口感多汁,帶有嚼勁。」
要煮出一盤麻油雞松阪肉料理,所需的雞隻至少15隻;瓠瓜有消暑解渴、整腸排毒,利尿消水腫的功能;老薑可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改善手腳冰冷;麻油有益肝、補腎、養血、潤燥之效,這道菜可說是集養生食補之大成,是一道充滿心意的佳餚。
手起刀落 遇見環南切雞快手
01:00 AM
當居於下手位置的員工處理完雞腳、雞屁股、雙翅,便將雞身「唰」一聲投擲到阿妹姐身前的籃子內,只見她沿著雞隻的各關節處快速環切、俐落地分剁,不到一分鐘,手起刀落,一隻全雞已根據客人吩咐的需求,一一分切完成。
不論是雞腿去骨、雞腳除爪、雞翅一分三、取雞松阪或是去雞翅骨取下蝴蝶肉……客人的要求百百款,十三歲開始執刀分切雞鴨肉的阿妹姐,四十三年下來,早已練就出神乎其技的刀下功夫。
「有一次我大哥接了一個急件,一口氣得出貨3,800隻雞腿,我告訴廠商五個小時後可以供貨,但對方不相信,硬要到現場來,看了我分切的品質與速度後,才鬆了一口氣,要我慢慢來……」阿妹姐笑著說。
04:30 AM
從凌晨一點至四點半,阿妹姐持續地重複著以下幾個動作:查看來自兩支手機上的訂單訊息、寫估價單、分切雞肉、秤重確認,幾名手下主要負責根據訂單理貨與分裝。四點半左右,已有高達一百多隻被分切好的雞隻,根據客戶需求一一裝袋,攤位前也陸陸續續聚集來取貨的客人。
阿妹姐回憶,會被稱為「阿妹姐」並非因為本名。當年為了家計,只有十三歲的她早早便出了社會工作,而在以男人為主的市場江湖裡,不到155公分的她個頭又顯得特別嬌小,所以總被市場人「阿(ㄚˋ)妹仔——阿妹仔」親切地叫著,叫了四十多年後,「阿妹仔」也就自然升格成了「阿妹姐」了。
颱風來襲的深夜,才小睡三小時的阿妹姐此時已略顯疲懶,但微瞇著眼的她仍站上工作檯,吹著冷風,一邊回答著問題,手上的刀行雲流水地穿梭在雞隻身上,一刻也沒停。相信莊子筆下那位以高技分解全牛而聞名的庖丁,若有幸遇見了能快手解雞的阿妹姐,應該也會惺惺相惜。
11:30 AM
午餐時段前,大量批發購買的客人逐漸少,散客增多,偶有家庭主婦外出買肉,阿妹姐也會加減與客人閒聊私房料理。
「吃雞肉就要吃雞松阪,這塊肉來自雞的頸背肉,每隻雞僅有一條,口感多汁,帶有嚼勁。」
要煮出一盤麻油雞松阪肉料理,所需的雞隻至少15隻;瓠瓜有消暑解渴、整腸排毒,利尿消水腫的功能;老薑可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改善手腳冰冷;麻油有益肝、補腎、養血、潤燥之效,這道菜可說是集養生食補之大成,是一道充滿心意的佳餚。

若文青的本命是鍵盤和單眼相機,那麼阿妹姐的命運可能就是菜刀、砧板和開店賣雞。(攝影/ 黃飛霖 )

肉品堆得山高秤重,有時需要兩個女力抬上磅秤,這是在大批發市場才能見到的特殊風景。(攝影/ 黃飛霖 )
從蒐集雞毛製撢子 與雞結下機緣
06:00 AM
凌晨六點,接單業務與預做的雞鴨分切已告一段落,攤子前陸續出現以「下班了喔!」問候彼此的鄰居。這些略顯疲態的不同臉龐上,都流露出午夜即起,在大市場流汗拚搏的堅毅感。
06:30 AM
六點半,天色漸亮,散客也開始一一湧現在攤位前,而此時,像顆陀螺般轉不停的阿妹姐,已熱到脫掉薄外套,但揮汗如雨的她,手下刀具仍不停歇地切分著。
談到如何進入家禽批發這一行,阿妹姐的思緒飄回到童年。在萬華土生土長的阿妹姐,小時候常要到三水街市場收集土雞店殺雞後的雞毛,將其洗淨曬乾後,讓媽媽製作雞毛撢子與飛天的百節蜈蚣風箏,後來大哥退伍後做雞鴨分切批發,自己也跟著投入。之後,也才有機會在環南市場,以自己的名號「阿妹姐」打出一片天。
「生意最好的時候,我曾有12個下手幫忙,一天至少分切2000隻雞鴨,幾乎24小時等電話接單,而且全台的生意都接,員工可以準時下班,但老闆怎麼可能下班呢?」阿妹姐笑著說。
07:30 AM
阿妹姐的三女兒是在做團膳便當工作,天亮後來到攤位前指定要雞腿,馬上騎著摩托車到環南市場內補貨,與媽媽一樣個性,一工作起來就不得閒。三女兒說:「媽媽晚上固定10:00到01:00睡覺,凌晨1點便開始工作,雖然每天只睡3小時,但很有活力。而且,媽媽什麼都會,什麼都做,從以前到現在都這樣;但愛管事、很熱心的她也什麼事都扛,常常把自己搞的超級累,明明是一間雞肉攤子,卻搞得像是一個24小時的選民服務站」。
七歲開始賺錢 伊是天生的生意囝
9:00 AM
在滂沱大雨中,沒有傘的孩子必須更努力奔跑。
阿妹姐提到自己出生才八個月,父親就過世了,五個小孩的單親家庭,日子過得清苦,加上媽媽又重男輕女,從她七歲時第一次跟媽媽討2元零用錢被打了一頓之後,早熟的她就決定從此不再跟媽媽要錢。
但是,一個七歲的孩子,能賺得了甚麼錢?
「拆房子時,我會去工地把黏在水泥上的磚塊敲下來,一塊磚可以賺一塊錢,或到店裡幫忙洗碗或洗菜……我個子小,透早會鑽到果菜公司魚市場的人群中,常有活跳跳的虱目魚與黑鯽仔魚跳到地上,我就拿著一卡茄芷袋把魚都撿起來賣,或跑到菜市場底,把比較醜的香瓜撿起來、爛掉的高麗菜葉都拔乾淨,然後拿一塊飯桌的塑膠桌巾鋪在地上,往路邊一擺,就開始做生意,每一堆賣2塊、3塊、4塊這樣賺……我也去戲棚子下,賣過燒酒螺、醃芭樂和醃李子……」
閩南語有句俗諺說:「狀元囝好生,生意囝歹生。」說的就是像阿妹姐這類「天生的生意囝」,對生意人來說,她可是比只會讀冊的孩子還難得。
長大後的阿妹姐,除了專營雞鴨肉批發,也開發了美味的油雞、醉雞、四物雞、牛蒡雞、麻油雞等一系列養生雞肉商品作批發生意,還將冬瓜茶、洛神茶等傳統飲品,都貼上有她笑臉的商標進行銷售,而且只要哪裡有投資機會,她都想試試看,是大批發市場中少見的創業女實業家。
物質匱乏的童年 一口雞肉即是天堂
10:00 AM
但阿妹姐會選擇作雞腿料理,除了源自小時候蒐集雞毛製作雞毛撢子而與雞結下的機緣,背後其實有著令人鼻酸的故事。
「小時候,家裡很窮,只有大拜拜時才會看到雞肉,但媽媽通常會把兩隻大雞腿直接分給兩個哥哥,我很想吃,但只能偷偷打開菜櫥仔,捏一點雞肉絲沾醬油吃,就覺得很滿足了。」阿妹姐笑著說。
而談到這一手養生雞湯好手藝,阿妹姐說其實傳自開藥膳店的老鄰居。入夜後的萬華華西街,春色無邊,鄰居的深夜食補藥膳店不僅用雞佛、雞腿與各種養生藥材,為小姐與客人補身、補氣也補力,雞肉藥膳也是養大她與四個兄弟姊妹的暖心食物。
日子過得也不寬裕的老闆與老闆娘,因為心疼自小失怙的幼兒們,甚至還將阿妹姐家中五個孩子全部撿起來認作乾女兒與乾兒子,才能名正言順地照顧。所以,在每一碗阿妹姐手做的養生雞肉料理中,其實也有著滿滿的疼惜與義氣相挺的心意。
06:00 AM
凌晨六點,接單業務與預做的雞鴨分切已告一段落,攤子前陸續出現以「下班了喔!」問候彼此的鄰居。這些略顯疲態的不同臉龐上,都流露出午夜即起,在大市場流汗拚搏的堅毅感。
06:30 AM
六點半,天色漸亮,散客也開始一一湧現在攤位前,而此時,像顆陀螺般轉不停的阿妹姐,已熱到脫掉薄外套,但揮汗如雨的她,手下刀具仍不停歇地切分著。
談到如何進入家禽批發這一行,阿妹姐的思緒飄回到童年。在萬華土生土長的阿妹姐,小時候常要到三水街市場收集土雞店殺雞後的雞毛,將其洗淨曬乾後,讓媽媽製作雞毛撢子與飛天的百節蜈蚣風箏,後來大哥退伍後做雞鴨分切批發,自己也跟著投入。之後,也才有機會在環南市場,以自己的名號「阿妹姐」打出一片天。
「生意最好的時候,我曾有12個下手幫忙,一天至少分切2000隻雞鴨,幾乎24小時等電話接單,而且全台的生意都接,員工可以準時下班,但老闆怎麼可能下班呢?」阿妹姐笑著說。
07:30 AM
阿妹姐的三女兒是在做團膳便當工作,天亮後來到攤位前指定要雞腿,馬上騎著摩托車到環南市場內補貨,與媽媽一樣個性,一工作起來就不得閒。三女兒說:「媽媽晚上固定10:00到01:00睡覺,凌晨1點便開始工作,雖然每天只睡3小時,但很有活力。而且,媽媽什麼都會,什麼都做,從以前到現在都這樣;但愛管事、很熱心的她也什麼事都扛,常常把自己搞的超級累,明明是一間雞肉攤子,卻搞得像是一個24小時的選民服務站」。
七歲開始賺錢 伊是天生的生意囝
9:00 AM
在滂沱大雨中,沒有傘的孩子必須更努力奔跑。
阿妹姐提到自己出生才八個月,父親就過世了,五個小孩的單親家庭,日子過得清苦,加上媽媽又重男輕女,從她七歲時第一次跟媽媽討2元零用錢被打了一頓之後,早熟的她就決定從此不再跟媽媽要錢。
但是,一個七歲的孩子,能賺得了甚麼錢?
「拆房子時,我會去工地把黏在水泥上的磚塊敲下來,一塊磚可以賺一塊錢,或到店裡幫忙洗碗或洗菜……我個子小,透早會鑽到果菜公司魚市場的人群中,常有活跳跳的虱目魚與黑鯽仔魚跳到地上,我就拿著一卡茄芷袋把魚都撿起來賣,或跑到菜市場底,把比較醜的香瓜撿起來、爛掉的高麗菜葉都拔乾淨,然後拿一塊飯桌的塑膠桌巾鋪在地上,往路邊一擺,就開始做生意,每一堆賣2塊、3塊、4塊這樣賺……我也去戲棚子下,賣過燒酒螺、醃芭樂和醃李子……」
閩南語有句俗諺說:「狀元囝好生,生意囝歹生。」說的就是像阿妹姐這類「天生的生意囝」,對生意人來說,她可是比只會讀冊的孩子還難得。
長大後的阿妹姐,除了專營雞鴨肉批發,也開發了美味的油雞、醉雞、四物雞、牛蒡雞、麻油雞等一系列養生雞肉商品作批發生意,還將冬瓜茶、洛神茶等傳統飲品,都貼上有她笑臉的商標進行銷售,而且只要哪裡有投資機會,她都想試試看,是大批發市場中少見的創業女實業家。
物質匱乏的童年 一口雞肉即是天堂
10:00 AM
但阿妹姐會選擇作雞腿料理,除了源自小時候蒐集雞毛製作雞毛撢子而與雞結下的機緣,背後其實有著令人鼻酸的故事。
「小時候,家裡很窮,只有大拜拜時才會看到雞肉,但媽媽通常會把兩隻大雞腿直接分給兩個哥哥,我很想吃,但只能偷偷打開菜櫥仔,捏一點雞肉絲沾醬油吃,就覺得很滿足了。」阿妹姐笑著說。
而談到這一手養生雞湯好手藝,阿妹姐說其實傳自開藥膳店的老鄰居。入夜後的萬華華西街,春色無邊,鄰居的深夜食補藥膳店不僅用雞佛、雞腿與各種養生藥材,為小姐與客人補身、補氣也補力,雞肉藥膳也是養大她與四個兄弟姊妹的暖心食物。
日子過得也不寬裕的老闆與老闆娘,因為心疼自小失怙的幼兒們,甚至還將阿妹姐家中五個孩子全部撿起來認作乾女兒與乾兒子,才能名正言順地照顧。所以,在每一碗阿妹姐手做的養生雞肉料理中,其實也有著滿滿的疼惜與義氣相挺的心意。

阿妹姐師承萬華食補餐廳老師傅,習得「麻油雞松阪肉料理」,集養生食補之大成,是她極力推薦也常煮來吃的養生菜。(攝影/ 陳幸伶)
【麻油雞松阪肉料理】 一、材料 雞松阪肉、瓠瓜半條、薑一塊、枸杞一小把、紅棗8顆、鹽、味素與白胡椒粉少許、米酒適量 二、作法 1.雞松阪肉切成一口大小;瓠瓜切滾刀塊;老薑切片,備用。 2.瓠瓜塊先以雞高湯(或清水)汆燙,可保持黃綠色,避免變黑。 3.冷鍋下黑麻油,加入薑片,以小火慢慢煸至薑片變金黃色。 4.入雞松阪肉條煎香後,加入瓠瓜、紅棗、少許米酒、熱開水(或高湯)煮至滾。 等待酒精蒸發後,留下香氣,再加上枸杞、鹽、味素與白胡椒粉調味後,即完成一道養生又美味的麻油雞松阪料理。
想要生存 功夫就要比別人好
02:00 PM
午後兩點,剛去朋友的餐廳擔任飲食顧問、開完兩小時會議的阿妹姐,又馬不停蹄地領著我們來到地處環南市場及家禽市場交通要津的「三條路福德宮」受訪,而這間已有百餘年歷史的福德宮,也是「會社尾」最重要的信仰中心,長久以來持續守護著勤勤懇懇討生活的在地人。
「我從小在『會社尾』長大,以前這區有條無尾溝(俗稱「無尾港仔」),兄弟們相殺的凶器,比如扁鑽啦、刀子啦,幾乎都被丟棄在這區的溝仔底,環南市場其實就是沿著『會社尾』建造起來的……在這裡,你要生存,功夫一定要比別人好,比別人兇,才不會被別人看輕。」她輕描淡寫地描述著童年的生活情境,也分享著早早就悟出來的生存之道。
熟知萬華地方文史的人都知道,早期在環河南路與大理街一帶的角頭名為「會社尾」,是由於當地在日治時期曾經陸續闢建「台北製糖株式會社」與「台灣製糖株式會社」而得名;民國67年,環南市場興建完成後,原本在鄭州路底的雞鴨家禽市場等攤販,才陸續遷入此區生活。
街頭智慧 練就一身氣魄與膽識
02:30 PM
一個女子,要在陽剛味十足、一千三百多攤的環南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其實很不容易,但對於在加蚋仔「會社尾」市場區長大的阿妹姐來說,從小累積的街頭智慧,讓她有著不尋常的氣魄與膽識。
「我的雞鴨肉批發曾經因為生意太好,同行眼紅,攤子被翻攤、砸過兩次……我乾媽是老牌滷味的老闆娘,家族爭產,沒人照顧病重的她,我送她去看醫生、幫忙辦後事、還花了數百萬買商標權,想幫忙救乾媽創立的百年品牌,結果被她遠房親戚派三十個黑衣人擄走,強押著我簽下無條件放棄的合約……然後借款給認識近三十年的好友,因為投資失利,讓我又賠了幾千萬……」
每天只睡三小時的拚搏,一刀一刀的手工分切,阿妹姐積攢下來的每一分錢,全都是血汗錢,但一遇到長輩或好友有難,內心柔軟又「毋甘、惜情」的她二話不說,出手相救,不管結果如何,她也以市場人的氣魄,一肩扛起。
虔心捻香祈福後,阿妹姐坐在福德宮前的板凳上,將驚心動魄的往事一頁頁翻過,但語氣卻是雲淡風輕,彷彿這些人與那些事,都只是環河南路上呼嘯而過的飛車煙塵,轉眼即散。「我相信,做壞事,絕對不可能會有好報的。」因為體質特殊,曾經做過「牽亡魂」的阿妹姐,十分堅信所有天下事,自有其因果。
02:00 PM
午後兩點,剛去朋友的餐廳擔任飲食顧問、開完兩小時會議的阿妹姐,又馬不停蹄地領著我們來到地處環南市場及家禽市場交通要津的「三條路福德宮」受訪,而這間已有百餘年歷史的福德宮,也是「會社尾」最重要的信仰中心,長久以來持續守護著勤勤懇懇討生活的在地人。
「我從小在『會社尾』長大,以前這區有條無尾溝(俗稱「無尾港仔」),兄弟們相殺的凶器,比如扁鑽啦、刀子啦,幾乎都被丟棄在這區的溝仔底,環南市場其實就是沿著『會社尾』建造起來的……在這裡,你要生存,功夫一定要比別人好,比別人兇,才不會被別人看輕。」她輕描淡寫地描述著童年的生活情境,也分享著早早就悟出來的生存之道。
熟知萬華地方文史的人都知道,早期在環河南路與大理街一帶的角頭名為「會社尾」,是由於當地在日治時期曾經陸續闢建「台北製糖株式會社」與「台灣製糖株式會社」而得名;民國67年,環南市場興建完成後,原本在鄭州路底的雞鴨家禽市場等攤販,才陸續遷入此區生活。
街頭智慧 練就一身氣魄與膽識
02:30 PM
一個女子,要在陽剛味十足、一千三百多攤的環南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其實很不容易,但對於在加蚋仔「會社尾」市場區長大的阿妹姐來說,從小累積的街頭智慧,讓她有著不尋常的氣魄與膽識。
「我的雞鴨肉批發曾經因為生意太好,同行眼紅,攤子被翻攤、砸過兩次……我乾媽是老牌滷味的老闆娘,家族爭產,沒人照顧病重的她,我送她去看醫生、幫忙辦後事、還花了數百萬買商標權,想幫忙救乾媽創立的百年品牌,結果被她遠房親戚派三十個黑衣人擄走,強押著我簽下無條件放棄的合約……然後借款給認識近三十年的好友,因為投資失利,讓我又賠了幾千萬……」
每天只睡三小時的拚搏,一刀一刀的手工分切,阿妹姐積攢下來的每一分錢,全都是血汗錢,但一遇到長輩或好友有難,內心柔軟又「毋甘、惜情」的她二話不說,出手相救,不管結果如何,她也以市場人的氣魄,一肩扛起。
虔心捻香祈福後,阿妹姐坐在福德宮前的板凳上,將驚心動魄的往事一頁頁翻過,但語氣卻是雲淡風輕,彷彿這些人與那些事,都只是環河南路上呼嘯而過的飛車煙塵,轉眼即散。「我相信,做壞事,絕對不可能會有好報的。」因為體質特殊,曾經做過「牽亡魂」的阿妹姐,十分堅信所有天下事,自有其因果。

妹姐於加蚋仔的三條路福德宮受訪,回憶生存之道,在信仰與江湖之間悟出在地拚搏需要毅力與惜情。(攝影/ 陳文偉)

環南市場動土整地。(創作者:工務局。建檔單位:小小市民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數位物件授權: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發佈於《國家文化記憶庫》)
市場人生四十載 看盡大批發市場的興衰起落
03:00 PM
談到家禽批發市場,走跳四十三年的阿妹姐特別有感觸。
關於批發市場的設置,其實始於日本統治時期,由於都市人口暴增,所以有了批發市場的建置與管理。家禽批發市場從早期在鄭州路一帶,後來曾一度遷至淡水河第六水門外,之後又因為水患與髒亂問題,民國67年才遷移至新建的環南市場,但伴隨著建築物的老舊與衛生問題,改建聲浪四起;民國109年已完成第一期改建工程,第二期的改建工程預計要到112年才能完成。
「現在的生意,跟之前真的差了十萬八千里!」
回想起以前在第六水門營生與剛搬到新建的環南市場時,阿妹姐說當時都是家戶數多的大家庭,拜拜的人也多,雞鴨的提袋率高,購買量的落差真的很巨大。這幾年,因為疫情影響,很多餐廳歇業,進市場買菜的群眾也變少,讓環南雞鴨批發與零售市場的生意雪上加霜。
無私傳授分切功夫 只求有心人
人口結構的改變與疫情,畢竟是不可逆或無法預期的變數,然而最令阿妹姐痛心的點,還是在於「人」的問題。
阿妹姐提到,有功夫的資深家禽分切攤商大多老去,但有意願接手的第二代並不多,技術斷層是一個大問題;儘管時薪已開到200元,因為嫌累、嫌熱又嫌髒,今天花時間教完,明天就不來上班的臺灣員工比比皆是,只能以一小時200元時薪勉強請到外勞,但學得會雞肉分切的合法外勞畢竟不多。
「分切雞肉要功夫,還是都得我自己來……如果有人真的想學、想創業,來!請他們直接來找我,不用學費,我說到做到!」阿妹姐豪氣地說。
是雞肉批發女當家 也是藝文推手
04:00 PM
午後四點,在三條路福德宮訪談的過程中,忙碌的阿妹姐手上兩支手機也不斷輪流響起,其中,一通電話來自正在士林前港公園土地公廟野台演出的高雄「春美歌劇團」。
與一般生意場老闆發達後的選擇很不同,在台北家禽批發市場「喊水會結凍」的阿妹姐並沒有選擇將大量金錢完全投入宮廟,祈求發大財,她轉而資助藝文活動。
03:00 PM
談到家禽批發市場,走跳四十三年的阿妹姐特別有感觸。
關於批發市場的設置,其實始於日本統治時期,由於都市人口暴增,所以有了批發市場的建置與管理。家禽批發市場從早期在鄭州路一帶,後來曾一度遷至淡水河第六水門外,之後又因為水患與髒亂問題,民國67年才遷移至新建的環南市場,但伴隨著建築物的老舊與衛生問題,改建聲浪四起;民國109年已完成第一期改建工程,第二期的改建工程預計要到112年才能完成。
「現在的生意,跟之前真的差了十萬八千里!」
回想起以前在第六水門營生與剛搬到新建的環南市場時,阿妹姐說當時都是家戶數多的大家庭,拜拜的人也多,雞鴨的提袋率高,購買量的落差真的很巨大。這幾年,因為疫情影響,很多餐廳歇業,進市場買菜的群眾也變少,讓環南雞鴨批發與零售市場的生意雪上加霜。
無私傳授分切功夫 只求有心人
人口結構的改變與疫情,畢竟是不可逆或無法預期的變數,然而最令阿妹姐痛心的點,還是在於「人」的問題。
阿妹姐提到,有功夫的資深家禽分切攤商大多老去,但有意願接手的第二代並不多,技術斷層是一個大問題;儘管時薪已開到200元,因為嫌累、嫌熱又嫌髒,今天花時間教完,明天就不來上班的臺灣員工比比皆是,只能以一小時200元時薪勉強請到外勞,但學得會雞肉分切的合法外勞畢竟不多。
「分切雞肉要功夫,還是都得我自己來……如果有人真的想學、想創業,來!請他們直接來找我,不用學費,我說到做到!」阿妹姐豪氣地說。
是雞肉批發女當家 也是藝文推手
04:00 PM
午後四點,在三條路福德宮訪談的過程中,忙碌的阿妹姐手上兩支手機也不斷輪流響起,其中,一通電話來自正在士林前港公園土地公廟野台演出的高雄「春美歌劇團」。
與一般生意場老闆發達後的選擇很不同,在台北家禽批發市場「喊水會結凍」的阿妹姐並沒有選擇將大量金錢完全投入宮廟,祈求發大財,她轉而資助藝文活動。

春美歌劇團來到台北的公園露臺演出,在工作稍微空閒時跑來探班,台柱郭春美與當家小生孫凱琳開心合影。舞台上「貼賞金」飄動,正是姊妹情與戲班緣美麗的交換。(攝影/ 黃飛霖 )

準備好麻油雞腿湯、牛蒡雞腿湯、燉梨雞腿湯與蔥油雞腿,阿妹姐馬不停蹄抵達春美歌劇團在台北演出現場,熱熱的雞料理除了溫暖表演者的胃,也表達童年記憶裡的戲班回味。(攝影/陳幸伶)
十多年前,從阿妹姐在西門町經營紅樓水上鮮快炒餐廳時,便持續促成藝文空間的創立(如:大稻埕戲苑),協助知名團隊登台演出,以行動支持各種藝文個體戶。誰也沒想到,平日在市場裡舞刀向雞的她,竟然也是「春美歌劇團」多年的粉絲。
阿妹姐特別疼惜歌仔戲團的原因,除了因為有位超級歌仔戲迷的媽媽,還有個念舊的故事。
「小時候只要被媽媽打,我就會躲去附近的歌仔戲班,找我的姐妹仔伴哭訴……」雖然童年的姐妹仔伴已離散多年,惜情的阿妹姐也因為相信朋友,多次被拖累而背上債務,但真性情如她,想到同是天涯苦命人,仍義無反顧地以情義相挺。
熱情與義氣 加蚋仔市場人的氣味
05:00 PM
聽聞春美歌劇團今日台北場演完後,就得立刻拆台、連夜趕回高雄準備明日演出,貼心的阿妹姐便又操煩起該送上甚麼點心給下戲的團員,讓她們能有碗溫熱墊墊肚子。
快手準備好點心,嬌小的阿妹姐又開著3500C.C.的大車,飛車來到土地公廟前的戲棚子。彼時,台上的《三嫁新娘》劇目正搬演到高潮,阿妹姐與其他戲迷觀眾支持的「貼賞金」千元紅紙正隨風擺動,跟著舞台上因造化弄人而百轉千折的劇情,台下入戲的阿妹姐也隨之忽而愁眉,忽而破涕為笑。
06:00 PM
幕終於落下了,阿妹姐快步迎上前,給了團長郭春美一個好姐妹的擁抱。
郭春美談起十多年前因為中山堂前一場公演的偶遇,阿妹姐為了滿足在戲棚下一看入迷但仍不過癮的媽媽,竟然在台北一口氣牽成近二十場演出而造成轟動,讓來自高雄的歌仔劇團有機會站上臺北傳統戲曲舞台的往事,仍是銘感在心。在她心目中,阿妹姐是女性的最佳楷模與代表。
去年與女兒孫凱琳雙雙獲得傳藝金曲獎肯定的郭春美指出:「她(阿妹姐)真的很拚,一天只睡三小時耶,以前多數人都會覺得女人比男人沒地位、沒能力,但很多男性只要看見阿妹姐,常會覺得無地自容。女人看到她,親像我,就有了努力的動力,也會很想拚搏看看。」
孫凱琳回憶著小時候印象的阿妹姐:「阿姨是個很溫暖的人,從十多年前跟媽媽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台北演出,我就知道只要有阿姨在,大人與小孩都不會無聊,而且一切都會很安心、很放心。」
劇團後台,除了有著久別重逢、濃得化不開的姐妹情誼,還飄著阿妹姐親手送上的25大碗麻油雞腿湯、牛蒡雞腿湯、燉梨雞腿湯與蔥油雞腿的陣陣香氣,這飽滿的滋味,是身為環南家禽批發大姐頭 — 阿妹姐對朋友的熱情相挺,也是加蚋仔人以義氣交陪的真情意!
一日市場交陪紀錄,看見阿妹姐的一天猶如人生陀螺在轉,在「剁-剁-剁-」聲響中,萬華女性在鬧市中拚搏,樂於分享之情深,深刻烙印在這片喧囂土地。
阿妹姐特別疼惜歌仔戲團的原因,除了因為有位超級歌仔戲迷的媽媽,還有個念舊的故事。
「小時候只要被媽媽打,我就會躲去附近的歌仔戲班,找我的姐妹仔伴哭訴……」雖然童年的姐妹仔伴已離散多年,惜情的阿妹姐也因為相信朋友,多次被拖累而背上債務,但真性情如她,想到同是天涯苦命人,仍義無反顧地以情義相挺。
熱情與義氣 加蚋仔市場人的氣味
05:00 PM
聽聞春美歌劇團今日台北場演完後,就得立刻拆台、連夜趕回高雄準備明日演出,貼心的阿妹姐便又操煩起該送上甚麼點心給下戲的團員,讓她們能有碗溫熱墊墊肚子。
快手準備好點心,嬌小的阿妹姐又開著3500C.C.的大車,飛車來到土地公廟前的戲棚子。彼時,台上的《三嫁新娘》劇目正搬演到高潮,阿妹姐與其他戲迷觀眾支持的「貼賞金」千元紅紙正隨風擺動,跟著舞台上因造化弄人而百轉千折的劇情,台下入戲的阿妹姐也隨之忽而愁眉,忽而破涕為笑。
06:00 PM
幕終於落下了,阿妹姐快步迎上前,給了團長郭春美一個好姐妹的擁抱。
郭春美談起十多年前因為中山堂前一場公演的偶遇,阿妹姐為了滿足在戲棚下一看入迷但仍不過癮的媽媽,竟然在台北一口氣牽成近二十場演出而造成轟動,讓來自高雄的歌仔劇團有機會站上臺北傳統戲曲舞台的往事,仍是銘感在心。在她心目中,阿妹姐是女性的最佳楷模與代表。
去年與女兒孫凱琳雙雙獲得傳藝金曲獎肯定的郭春美指出:「她(阿妹姐)真的很拚,一天只睡三小時耶,以前多數人都會覺得女人比男人沒地位、沒能力,但很多男性只要看見阿妹姐,常會覺得無地自容。女人看到她,親像我,就有了努力的動力,也會很想拚搏看看。」
孫凱琳回憶著小時候印象的阿妹姐:「阿姨是個很溫暖的人,從十多年前跟媽媽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台北演出,我就知道只要有阿姨在,大人與小孩都不會無聊,而且一切都會很安心、很放心。」
劇團後台,除了有著久別重逢、濃得化不開的姐妹情誼,還飄著阿妹姐親手送上的25大碗麻油雞腿湯、牛蒡雞腿湯、燉梨雞腿湯與蔥油雞腿的陣陣香氣,這飽滿的滋味,是身為環南家禽批發大姐頭 — 阿妹姐對朋友的熱情相挺,也是加蚋仔人以義氣交陪的真情意!
一日市場交陪紀錄,看見阿妹姐的一天猶如人生陀螺在轉,在「剁-剁-剁-」聲響中,萬華女性在鬧市中拚搏,樂於分享之情深,深刻烙印在這片喧囂土地。
阿妹雞鴨批發商行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環河南路三段7號
電話:02–2303–1917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環河南路三段7號
電話:02–2303–1917
參考資料:
●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台北市環南市場改建工程
「環南市場自民國67年啟用迄今,攤商總數達1,323攤,每日交易活絡,供應大臺北地區每日生鮮供應30%,為民生物資供應之大本營」
● 臺北市市場處/臺北市公有環南市場
●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台北市環南市場改建工程
「環南市場自民國67年啟用迄今,攤商總數達1,323攤,每日交易活絡,供應大臺北地區每日生鮮供應30%,為民生物資供應之大本營」
● 臺北市市場處/臺北市公有環南市場
《島生誌》 第四輯:台北萬華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島嶼文化共生協會
執行單位|舒喜巷
撰稿|陳幸伶
攝影|黃飛霖、陳文偉
特別感謝|黃燕鳳、郭春美、孫凱琳、鄭秋美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島嶼文化共生協會
執行單位|舒喜巷
撰稿|陳幸伶
攝影|黃飛霖、陳文偉
特別感謝|黃燕鳳、郭春美、孫凱琳、鄭秋美